年初二,转妹家!     DATE: 2024-10-30 09:31:39

今天是转妹家大年初二

客家地区的已婚女子们

都有“回娘家”的习俗

客家人叫女儿为“阿妹”

称女儿回娘家为“转妹家”

新婚夫妇同到女方家拜见长辈

则称为“新姑丈上门”

已婚客家女子

年初二“转妹家”的习俗

起源于汉族先民的新婚“归宁”传统

是客家拜新年习俗的延伸


大年初一

客家女子在夫家向长辈拜新年

心里却不免惦记着娘家的父母

因此,大年初二

她们就迫不及待地回到娘家

用温情的年初二陪伴向父母“行孝”

传统的儿媳转妹家

作为家长的翁、婆

都会给儿媳带上“双份、年初双物”

(客语俗称“逢双”)的转妹家礼品

表示“双喜”之兆


如送给妹家猪肉二块、豆腐六块、年初二年糕二双或饼干二包等成双成对之物,年初寓意“好事成双”。转妹家又或者在礼品数量上取“六”,年初二寓意凡事“六六顺意”,年初或取“九”,转妹家寓意为“长久、年初二永久、年初久久长(存)”。转妹家

当女儿女婿回家时,年初二妹家对女儿的年初礼物只能收一部分,如猪肉割一点,以示两家都有食肉(禄);豆腐留二块,示两家大食四方(豆腐割为四方形);饼干只能各留一包,意为两家都高高兴兴、利利是是。

此外,娘家还要给一对手巾,以示女婿及女儿“长寿”。再就是将葱、蒜各拔九棵给女儿带回去,意指女儿回去后聪(葱)明会算(蒜)、会持家当家。

客家人与时俱进的精神

在“转妹家”中也得到了很好地体现

二十世纪九十年代

各个客家地区

广泛流传的一首民谣云:

五十年代转妹家,妹子头上戴笠嫲,箩格装块冷甜饭,亲娘接女笑哈哈。

六十年代转妹家,手中拿把花布伞,袋里有饭又有肉,父母一见乐开花。

七十年代转妹家,妹子骑上凤凰车,新鲜肉丸剁几斤,孝敬堂上老人家。

八十年代回妹家,妹骑摩托到门下,酒肉饭鱼件件有,父母接到笑脱牙。

九十年代回妹家,妹子坐上小汽车,高级补品敬双亲,又包“利是”老人花。

......

客家“转妹家”

作为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

不仅表现在民俗活动的时间、仪式

和活动内容等表象性的事物上

更因此形成了丰富的

“转妹家”童谣,如《鹧鸪子》:

鹧鸪子,翼些些(形容翅膀羽毛未丰)。踏板子,转妹家。阿婆接到涯,开口就来骂:“阿妹你爱听涯话,转妹家,害自家,板盖上尘菜打花。过年过节就本份,平时少来转妹家。家头窖尾爱打点;田头地尾爱常逻;灶头锅尾爱伶俐(洁净);针头线尾爱春车(要做好);翁姑子女服侍好;妹家正好开心花。”

今天

你转妹家哎么?

编辑:罗欢欢

审核:张英昊